微信图片_20171115103800.jpg
1120日报.jpg 11.19WB.jpg 1120京郊.jpg 1120晨报.jpg 1120商报.jpg 1117信报.jpg wz.jpg yy.png sdjsb.png U020160203609996595816.jpg xwyxz.png U020160203615056483362.jpg dxs.png
生活圈
字号调整: A- A A+
资管新规禁止刚兑 银行非保本理财还能不能买?
2017-11-20 14:30:58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7-11-20 14:30:58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网络编辑:杨森
【导语】眼看岁末投资理财高峰期即将来临,意见的出台在投资者和投资风险之间又竖起一道防火墙,给广大金融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年初起就广受业内关注的资产管理行业“基本法”——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11月17日正式公布。意见对投资者广泛关心的资管产品分类标准、投资者适当性、产品信息披露、产品嵌套、智能投顾等诸多领域进行了规范,明确提出打破刚性兑付的监管要求。这是我国资管行业首次迎来统一的监管标准。眼看岁末投资理财高峰期即将来临,意见的出台在投资者和投资风险之间又竖起一道防火墙,给广大金融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打破刚兑: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刚性兑付一直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最关注的话题。“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的提法早在2013年8号文和2016年的理财新规中都有规定,但实际上多年来,银行和信托机构为了维护自身声誉、保持理财业务的发展,都会通过各种形式保证刚性兑付的实现,即使出现亏损,也会利用各种资金进行弥补。但是,刚性兑付严重扭曲资管产品本质,导致投资者理财风险意识降低,选择产品时只看收益高低,一旦发生风险就到银行“维权”。久而久之,非保本理财都成为保本理财。银行为了降低风险,资金只好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领域,对小微企业形成挤出效应,推高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积累的风险一旦爆发,投资人和银行都将受害。根据新出台的《指导意见》,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刚性兑付的认定方式主要包括发行时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承诺保本保收益、采取滚动发行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从而实现保本保收益,以及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偿付。

  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一旦认定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将对金融机构实施足额补缴存款准备金、罚款等行政处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可以向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举报,查证属实且举报内容未被相关部门掌握的,给予适当奖励。而非金融机构若提供刚性兑付,则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处罚。

  其实从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实施开始,刚性兑付已经在被逐渐打破。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曾表示,假如刚性兑付被逐步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和其他资产管理类型的产品在风险收益特性上就不会存在根本上的差别。届时原有的游戏规则就可能会逐步发生改变,资产管理能力将会成为资金真正追逐的重点。

  合格投资者门槛提高

  相比年初坊间流传的内审稿,最新出炉的《指导意见》提升了合格投资者的门槛。依据《指导意见》,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第一,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第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第三,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合格投资者同时投资多只不同产品的,投资金额按照其中最高标准执行。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家庭金融资产500万的门槛高于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100万,沪深交易所合格债券投资者300万的门槛,与新三板的合格投资者的要求相同。

  央行指出,要贯彻“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的理念。一方面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分别对应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类不同的投资群体,体现不同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另一方面,根据资金投向将资管产品分为不同类型,以此区分产品风险等级,并要求资管产品发行时明示产品类型,避免“挂羊头卖狗肉”、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智能投顾纳入监管范畴

  近两年颇为时髦的智能投顾业务也出现在最新的《指导意见》当中。

  所谓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理财,简单地说就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让机器算法结合投资者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理财目标等,为没时间理财或有“选择困难症”的投资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资产投资组合建议。自从招商银行2016年率先推出智能投顾产品摩羯智投以来,浦发、兴业、光大、平安等银行纷纷上线智能投顾业务。上周,工商银行也宣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投顾品牌“AI投”已于近期上线运行。“AI投”起购金额为1万元,服务采用极简操作风格,投资者只需选定能承受的投资风险等级及投资期限,“AI投”就为投资者量身推荐基金投资组合方案。用户点击“一键投资”即可完成基金组合购买。当基金组合不符合市场投资形势时,“AI投”将重新计算并建议投资者调整基金组合,投资者通过“一键调仓”就能完成基金组合调整。工行称,产品试运行以来,15个资产投资组合表现稳定,涨幅在0.68%-3.03%之间,年化收益率在3.14%-14.59%之间。招商证券的一篇行业研报指出,2020年中国智能投顾资产管理规模将逼近6万亿元人民币,行业年收入超百亿。但目前银行业开展智能投顾,面临着标准化基金数量少、基金筛选的有效性低、监管政策缺失等诸多问题。而非金融机构比如P2P网贷平台的智能投顾系统的问题更多。例如部分P2P网贷平台所推出的自动投标计划,该类计划通过合同代为为投资人进行借款决策,且在借款人信息上并不透明,本身也具有资产管理性质。如何对它们进行监管也是个问题。

  按照央行新要求,今后开展智能投顾业务的金融机构要持牌经营。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人投资顾问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充分披露信息,报备智能投顾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金融机构应当针对市场波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因算法同质化、编程设计错误、对数据利用深度不够等智能投顾算法模型缺陷或者系统异常,导致羊群效应、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强制调整或者终止智能投顾业务。对于打擦边球的P2P网贷平台,央行明令,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金融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纳入金融监管,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非金融机构依照国家规定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银行非保本理财还能不能买?

  意见明确提出要打破刚性兑付,明确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在这种背景下,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还靠不靠谱?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银行理财与其他资管产品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对收益稳定性的追求远高于对超额回报的追求,且以持有到期为主要获取收益方式。从配置资产看,银行理财主要以债券、非标、货币市场为配置对象,且以持有到期为主要获取收益方式,这与基金、券商资管注重价差收益有极大不同。这意味着,即使明确打破刚兑,银行非保本理财依然是一种低风险的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无论是保本理财还是非保本理财,银行在对接金融资产上,在风控能力等方面拥有专业、丰富的经验。银行非保本理财是一种投资产品,本质上与银行的存贷产品不同。但是过去老百姓觉得是银行的产品,就要保本保息,然而事实上理财产品的收益比银行存款的收益目前要高两个百分点左右,这高出的收益就是风险溢价,需要投资人来独立判断、承担。临近年末,银行理财收益普遍走高。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发布的《银行理财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本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2678款,较上周减少了23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7%,较上周上升了0.02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从不同期限产品来看,理财产品期限越长、收益越高。本周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977款,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50%,3-6个月理财产品843款,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74%,6-12个月理财产品775款,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78%,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63款,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93%。从不同产品类型来看,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58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170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3%。融360分析师认为,三季度考核节点过后,流动性偏紧状况并没有缓解,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小幅上升,不过幅度较小。对于未来银行理财收益走势,分析师指出,短期来看流动性不会有太大变动,但12月银行面临年底考核,届时资金成本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未来两个月银行理财收益率很有可能持续小幅走高。

  记者 张品秋

  原标题:银行非保本理财还能不能买?

微信图片_20171018092617.jpg

北京日报新闻热线:65591515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85202188 广告刊登(声明公告类):85201100 北京日报网热线:85202099

京ICP备16035741号 京新网备201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440037号 北京晚报读者俱乐部服务热线:52175777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