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据本报昨日报道,一些通常需要付出不菲费用的课程活动——比如扎染、插花、旗袍制作等,如今在政府文化惠民主导下,渐渐以“我发布,你报名”、“你上课,我买单”的形式出现在人们身边。丰富的内容与减免经济负担的参与模式,正让越来越多爱好者体验到艺术之美。
就算不是喜欢DIY的人,偶然走过路过一些手工“工作室”或者上网浏览,可能多少都对类似课程的价格有些了解——没有大几百的下不来。现在,居然有免费这等好事,怎能不让人心痒难耐?怎能不让人羡慕四季青镇常青园社区的居民?
比如插花课,是镇里“菜单式”文化服务供给第四季配发的课程之一。社区选中这门课后,居民们均可免费报名参加相应活动,费用由四季青镇提供。此外,四季青镇还在周末开设文化大课堂、手工制作、绘画、田野阅读等惠民活动,并通过“文化四季”微信公众号,面向全镇居民进行招募。三年来,四季青镇共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各类文化培训讲座1600余场,惠及群众十万余人。
还有更“高大上”的一类课程,直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众所周知,我们的很多老工艺、老手艺都面临着失传,所以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面临找徒弟的焦虑。同时,也有很多爱好传统手艺、一心想做个“匠人”的普通市民,苦于求学无门。现在好了,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架起了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本着“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且普通参与者可以学会的原则,从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挑选了8个项目,启动“寻找工匠”传习课堂。包括市级非遗项目北京宫廷补绣、京绣;区级非遗项目传统香品制作、古书画修复技艺、龙鳞装传统装帧技艺、灯彩扎制技艺、花丝镶嵌以及传统旗袍制作。当然,这一类政府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仅在内容设置与时间安排方面颇为系统,对参与者也要经过一番筛选与考查。毕竟有些学员是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匠人,乃至传承人的。至于费用,虽然无法做到全免,但也是有补助的。
直白地说,这样的好事,请走出四季青镇、走出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请走到全北京的各个社区,力所能及的话最好辐射全国。留住我们自己民族的技艺和记忆的善举,怎么吆喝都不嫌多。经费花在这样的地方,值。 J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