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航)北京地铁燕房线昨天正式投入载客运营,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记者了解到,北京交通大学的科研成果在保障燕房线的信号控制和综合监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燕房线设定了41种运行场景,最多有“四保险”保障行车安全,发车间隔可缩短至最低2分钟,加减速更加平缓,给乘客又快又稳的体验。
据介绍,北交大从十几年前就开展研发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功能、安全性等方面已经达到与国际厂家一致的标准和要求。该校成立了科研成果转化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开通的燕房线,其信号系统及综合监控系统的总集成商正是交控科技公司。
作为北京第一条“无人驾驶”的地铁,行车安全是广大乘客最为关心的。交控科技公司副总裁王伟说,燕房线每节车厢都有两个无死角摄像头,4节车厢运行时会实时上传1万多个数据,一旦有异常会随时被发现。该公司燕房线项目经理吕爱国告诉记者,他们为燕房线的列车“无人驾驶”系统设计了18个正常运行场景和23个火灾、障碍物碰撞等异常场景,确保列车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游刃有余,“整个系统都是深度集成,列车控制中心的系统甚至做到了‘四保险’。”吕爱国说,即使3套系统都发生故障,也会无缝衔接给第四套系统来完成任务。
“无人驾驶”的燕房线不仅安全有保证,运行效率也非常高。吕爱国说,燕房线开通后,目前平峰阶段发车间隔为8分钟,高峰时段为5分钟。但根据他们的设计,燕房线最短可以实现2分钟的发车间隔。不仅如此,由于是“无人驾驶”,普通地铁在一个车站从关上车门到车辆启动,人工操作需要大约15秒钟,自动驾驶地铁只需一两秒钟。所有车站累积起来,能明显节约运行时间,因此也减少了车辆投入总数、维修成本以及电能损耗。“运行中,自动驾驶还避免了人为紧急制动等因素,燕房线列车运行会更加平稳。”
记者从北交大了解到,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特色高校,该校有力服务了首都轨道交通建设。该校科技处副处长副处长宋国华表示,大城市里非常普遍的地铁线路交叉,对于穿越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北京地铁80%以上地铁线路的安全评估都在交大。此外交大的轨道交通减震降噪技术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文并图 J067